凱特爾文學苑>歷史穿越>51世紀 > 東北大老李原創(chuàng)短篇—春野菜
????東北大老李原創(chuàng)短篇—春野菜

????春風起,柳絲綠,溝洼塘邊,田邊地頭,那綠盈盈,翠嫩嫩的野菜就冒出頭兒來啦。

????我愛野菜,一是有副祖宗八代老貧農愿意吃糠咽菜的肚子,二是采野菜有一種上別人家菜園偷菜而不用擔心被抓的快樂。

????我家住在渾河邊,一到春天,河岸的草叢樹根下就會冒出讓人歡喜的野菜,我認識的野菜不是很多,無非是一些婆婆丁、車轱轆菜、小根蒜、榆錢兒、曲麻菜、燕子尾兒、苦碟(麻)子、槐花兒、薺菜等等而已,雖然不是很多,真要是將采食過程全部寫下來,也難免會如“懶婆娘的裹腳布”,掃了大家的興,這里就挑著寫上幾筆吧。

????以我在本地采野菜的經驗,清明后的一個星期最宜采挖婆婆丁,此時婆婆丁剛剛露出兩三片新芽,帶白根挖回洗凈,蘸以雞蛋醬下飯,滿口脆嫩清香,實在是美。

????婆婆丁之后就是車轱轆菜,此時它已長出肥厚嫩綠的兩片葉子,挖來之后洗凈焯水,再剁碎加入雞蛋碎、海米及時令調料做餡兒,包幾簾大餡餃子下鍋,全家人定會吃得笑逐顏開。

????據(jù)醫(yī)書上說,車轱轆菜是一味藥材,吃個鮮兒也就好了,畢竟不能常吃,好在接下來的小根蒜正是采挖之時,小根蒜喜沙土地,愛與槐樹伴生,生長之地常有雜草相間,眼神兒太差是發(fā)現(xiàn)不了的。

????小根蒜洗擇頗費功夫,但因其鮮香味美,費些功夫也是值得的。收拾干凈的小根蒜最宜與豆面煎餅相配,吃時將煎餅在盤內展開,涂以農家大醬,再在上面撒上些許小根蒜,然后卷好入口,實是讓人欲罷不能的美味。

????曲麻菜、燕子尾兒、苦碟子三種野菜,因為量多布廣,而且味道略苦,采挖的人并不多,所以總能挖到,這三樣也是春天我家餐桌上的當家蘸醬菜。老話說苦菜可以敗心火,春天萬物生發(fā),經過了大魚大肉、胡吃海塞、懶于運動的冬天,人也自然積了一肚子心火,此時將上述三樣野菜擺上餐桌正是恰逢其時。

????野菜中我最愛的還是薺菜,因其味美,可供采挖周期只有短短的一個月,在我眼里也更顯得可貴。

????每年五一過后,便可采挖薺菜了,薺菜通常有寬葉和窄葉兩種,采回來的薺菜洗凈焯水,不論是做豆腐湯、蘸雞蛋醬還是包大餡兒餛飩,都是極好的美味,尤其是大餡兒餛飩,煮熟后夾開一個,看著碧綠的薺菜、金黃的蛋碎、粉紅的蝦仁兒,還有那噴涌而出的湯汁,再聞一下沁人心脾的香味,那口水想不流出來都難!

????為了能讓美味的薺菜能常駐一段時間,我通常都會在這段時間多采一些,然后將其略為焯水,再瀝干裝袋放入冰箱冷凍,這樣一來,就可以隨時吃到美味的薺菜啦。

????槐花兒和榆錢兒的采摘時機總是稍縱即逝,早一天太嫩,晚一天太老,非正宗吃貨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,槐花兒和榆錢兒通常做為面疙瘩湯的點綴,味道清香怡人,常在出鍋前加入,如能在盛碗前點入些許香油,味道會更美。

????……

????后記:

????春日,和風習習,騎單車于渾河岸邊,神清氣爽。出于對時令野菜的偏愛與好奇,總不免在騎行中向路邊張望多次,偶有大棵好菜,也會下車徘徊良久,是啊,這么好的野菜,不采回家真是可惜啦!